天气转凉,养生伴侣保温杯也纷纷“上线”。与保温杯相关的传言自然不甘寂寞紧随其后:保温杯泡茶太久会让人中毒……这些传言到底是真是假呢?
传言一
“保温杯泡茶太久会中毒”
有传言称,泡茶后会产生茶垢,茶垢会腐蚀保温杯,进而析出重金属,最终导致人慢性中毒。
真相:由茶水淤积而成的一层垢物,不含腐蚀性成分。保温杯内壁使用的不锈钢属于惰性材料,很难被腐蚀。所以“保温杯泡茶会析出重金属”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保温杯泡的茶,茶汤色浓,颜色发暗,味道苦涩,这是因为长时间高温泡着加快了茶叶中芳香物质的挥发,影响了口感,与“重金属”“有毒物质”没关系。由于保温杯内胆比较厚,大量细菌会藏匿在卫生死角中,使用一天后应彻底清洗,可放入一点小苏打冲洗内胆,然后将杯中的水渍充分晾干。
传言二
“保温杯中装豆浆会溶出皂甙毒素”
网传说法称,豆浆装在不锈钢保温杯里,会使豆浆里的“皂毒素”溶解出来,人喝了会危害身体健康。
真相:已经煮沸的豆浆中并不存在皂甙,因此即使将其倒入保温杯中,也根本不可能发生“豆浆中毒素溶出”的现象。和直接将豆浆外露于空气中相比,豆浆存放于保温杯中更加安全。这是因为将豆浆放入保温杯,拧紧盖子后,形成一个“密闭空间”,保温容器中存在的空气和微生物都有限,短时间内更加卫生和安全。
传言三
“保温杯中不能盛放枸杞水或碳酸饮料”
许多人认为保温杯中的枸杞水或碳酸饮料对身体有害,因为枸杞和碳酸饮料中的碱、酸、盐会腐蚀杯子,导致合金元素溶出。
真相:不能抛开剂量说毒性,碳酸饮料、枸杞水等虽然本身具有酸碱性,但非常微弱,即使连续泡几天,对于符合标准的不锈钢杯,使用者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合金元素溶出。即使有微量的合金元素腐蚀溶出,食具所用不锈钢中的铬、镍、锰、钼等也都是我们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股不会影响健康。
如果长时间把枸杞泡在高温(超过80℃)的水中,枸杞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很多都会流失。而且用枸杞泡水,其中的药效并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如果保温杯的内胆是高锰低镍钢材质,请勿长时间存放碳酸饮料。
传言四
“能用磁铁吸住的保温杯就是好保温杯”
面对市场上品类、材质众多的保温杯,不少消费者会通过不锈钢是否有磁性来区分材质的好坏,有人认为具有磁性的保温杯才是好保温杯。
真相:根据国家标准GB9684的规定,食具用不锈钢材料,包括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等,其中奥氏体不锈钢没有磁性。
人们较常见的304和316不锈钢即属于没有磁性的奥氏体不锈钢,其主要合金元素是铁、铬、镍,价格相对高昂。低镍含锰奥氏体不锈钢也是没有磁性的,其使用锰和氮代替部分镍,价格相对便宜,但是安全性能并不差。因此是否有磁性并非评判保温杯的标准。
(上海徐氏医疗门诊部负责人、主治医师 徐培杰)
(据《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