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 耿立梅
冬季是“慢阻肺”高发季节,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平时还要做好预防 ,因为“慢阻肺”患者的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避免诱发因素 自觉戒烟,避免吸入空气中有害颗粒;注意防寒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不要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佩戴专门防PM2.5的口罩),进入室内需做三件事: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提高免疫力 加强营养摄入,可适当多食清肺润肺的百合、胡萝卜、梨子、木耳、豆浆、蜂蜜、柑橘、杮子、银耳等;少吃或不吃温热食物,如羊肉;应用免疫调节药物提高抵抗力。临床证实,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对防止“慢阻肺”患者反复感染有益,可明显减少急性发作。60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为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
形成良好习惯 包括坚持适度运动,加强呼吸康复锻炼,注意劳逸有度和保持良好心情。其中,起居做到早睡晚起,老年人最好等太阳升起,阳气生发的时候再起床,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衣服适时增减,太厚太薄都不好,薄则易外感又耗阳气,厚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侵入。积极运动有上肢运动,如哑铃操,抬臂、举重物、扔球、关节运动等;下肢运动,如步行、踏车、活动平板、上下楼梯等;全身锻炼,如体操、太极拳。
建议平时多做呼吸康复训练。具体做法是:1.平静呼吸;2.立位吸气,前倾位呼气;3.单举上臂吸气,双手轻压腹部呼气;4.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5.平伸上肢吸气,双手轻压腹部呼气;6.抱头吸气,转体呼气;7.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8.腹式缩唇呼吸;9.平静呼吸。做呼吸操取站位,每天2次,每次10分钟。
此外,要做好病情监测,及时将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反馈给医师,包括咳嗽程度、痰的性质(有无浓痰)、痰量、咳痰难易程度、呼吸困难程度。如咳、痰、喘突然加重,往往提示病情由稳定期突然转变为急性加重期,需要加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