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一个都不可少
首先,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不可少,宝宝出生后一定要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及时带宝宝到所在地区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来增强宝宝预防结核病、乙肝等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非免疫规划疫苗,要做到科学判别
其次,非免疫规划疫苗所预防疾病要科学判别。要知道我国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划分只是一种行政意义上的划分,与预防疾病危害性的严重程度、疫苗安全性和接种效果并无直接联系,甚至在某些非免疫规划疫苗中,其所预防的疾病危害性比部分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的疾病危害性更高,比如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宝宝非免疫规划疫苗首选
说到肺炎球菌性疾病,不得不提致病元凶“肺炎球菌”,它可以与秋冬流感“狼狈为奸”,协同作用而引发一场“致命邂逅”。当肺炎球菌一旦侵入宝宝的血液,会引起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疾病,即使侥幸治愈,还有可能造成耳聋、智力低下、瘫痪、致残等后遗症,导致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由于不足6月龄的宝宝不能接种流感疫苗,无法获得流感疫苗的特异性免疫保护。因此,为了预防流感和肺炎球菌的双重危害,要将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列为宝宝非免疫规划疫苗的首选,并且应及时尽早地接种,按照程序,在宝宝满月时预约,6周龄就可以接种首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黄剑峰)